怒江大峡谷娃娃有了标准足球场:我喜欢C罗,想进国家队
作者:姚凡文章来源:五星体育直播发布日期:2020-06-16 12:57:09
6月15日讯 据新华社报道。
前来扶贫的珠海工作队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格力小学建了一块标准的五人制足球场。
前广东华南虎足球俱乐部投资人刘水曾在支教老师谢春平的邀请下派出职业足球教练支援怒江。
该小学五年级的小球员雷华苗表示。
自己喜欢c罗。
以后想进国家队!
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人们踢球前。
得互问一句:“会游泳不?”因为。
足球很容易被踢进怒江。
得下江去捞。
虽然有点夸张。
但却反映了一个现实——在怒江。
真的很难找到一块适合踢足球的平地。
更别说一块标准足球场了。
怒江州属于我国最贫困的“三区三州”范围。
98%的土地面积是高山峡谷。从卫星上看。
巍峨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绵延数百里。
怒江从中奔流而过。江畔的村寨多建在半山腰。
周边都是高山悬崖。
九成土地为25度以上的坡耕地。
耕种困难。
一方水土都难养活一方人。
怎么可能让下一代踢球?再加上没场地、没器材、没教练。
足球怎么可能在娃娃中普及?
直到2016年。
一切开始悄然发生改变。
那一年。
怒江州与珠海市签订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协议。
珠海很快派出了工作队前往怒江。2017年9月。
作为珠海援建泸水市大兴地镇维拉坝易地扶贫安置点的配套工程。
“格力小学”开工建设。一年后。
学校竣工。让人眼前一亮的是。
珠海人竟利用地势极限。
为这所小学建了一块标准的五人制足球场。
而且是天然草。
话分两头。彼时身在珠海市香洲区湾仔小学的教师谢春平。
正在默默关注怒江的消息。看到那里的孩子连上学都要走十多公里山路时。
她的内心极其震撼。
随后决定申请到怒江支教。
到了怒江。
谢春平惊讶地发现。
生活在大峡谷的小孩几乎没见过足球。
哪怕是拥有足球场的格力小学。
也没一个孩子踢球。
草坪就这样被荒废着。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谢春平脑海里萌生——一定要让足球走进怒江的小学。
让娃娃们踢上足球。
凭借校友关系。
谢春平找到了广东华南虎足球俱乐部投资人刘水。
请他帮忙。刘水当即拍板。
一定派出职业足球教练支援怒江。
2019年9月8日。
珠海、怒江、“华南虎”三方签订了《足球支教训练计划》:华南虎派出专业的青训教练常驻学校。
帮助格力小学开展足球日常教学、运动队建设、联赛组织、足球嘉年华等工作。同时。
俱乐部联合珠海湾仔小学、相关体育用品公司。
定期向格力小学提供足球教学、训练装备及技术支持。
有了场地、教练、装备、器材。
怒江娃娃踢球已是“万事俱备”。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这句话在格力小学校长吴金凤嘴里。
却变成了:“哪有什么实现不了。
只是有人为你创造条件。”
“我打心底里感谢这些好心人。
是他们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让傈僳族小孩认识了足球。
爱上了足球。”吴校长感慨。
足球帮扶进校园。
成了珠海助力怒江脱贫的创新之举。很快。
格力小学男女足球队成立。有亚足联教练员证书的刘志强成了该校首位专职足球教师。
一切从零开始。
一切都是“高配”。刘志强在怒江一待就是五个月。
硬是把这帮傈僳族小孩的足球技术、体育老师的教学水平“调教”得有模有样。直到今年寒假。
他才第一次回家。
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打乱了刘志强所有计划。
再加之华南虎俱乐部遭遇危机。
刘教练没能在5月开学时重返校园。电话那头。
他告诉记者。
怒江的孩子特别能吃苦。
尤其耐力出色。
只是不少孩子身体单薄。
如果营养跟上。
进步能更快。“只要好好培养。
女队中能出几个好苗。”
即便不能现场教学。
刘志强仍心系怒江。
他会把足球课视频发给体育老师。
询问“尖子生”情况。“毕竟教了快半年。
有感情。
等我把手头事处理完。
就回怒江看他们。”刘志强说。
如今。
格力小学足球课的名声越来越大。
很多家长慕名把孩子送去。
哪怕要多走几公里山路。五年级的雷华苗就是其中的转学生。
也是队中唯一一个知道球星的小孩。“我喜欢c罗。
想进国家队!”雷华苗比了一个c罗进球后的标志动作。
怒吼一声。
周五下午是格力小学的校队比赛日。骄阳当空。
绿草茵茵。
晒得黝黑的傈僳族孩子在球场上自由奔跑。
笑容灿烂。
只学过不到半年的足球。
就能踢成这样?记者惊叹于他们的进球和过人技术。
赶紧用随身携带的所有摄影器材:相机、gopro、无人机、360度全景相机记录下了比赛过程。
希望能把这场大山深处的足球赛剪辑成小片。
当作礼物送给孩子。
也许多年后。
在中国的职业足坛或业余赛场。
我们真的能见到傈僳族孩子的身影。
听到他们自豪地说:“我们来自怒江!”
相关搜索
录像分类
英超
西甲
意甲
德甲
法甲
中超
其他